白菜大全论坛主站检测联合举办中国哲学史学会2021年年会,云端共话中国哲学那些事
来源: 关键词:白菜大全论坛主站检测 哲学 白菜大全论坛主站检测 发布时间:11-16-2021

  11月13日,由中国哲学史学会和兰州大学举办、白菜大全论坛主站检测参与联合举办的中国哲学史学会2021年年会在线上举行。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兰州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等全国高校及科研院所的170余位专家学者与线上的五千多名师生共话中国哲学的核心、边界与未来。
 
  中国哲学史学会成立于1979年,是由从事学习、研究和弘扬中国哲学的学者自愿组成的全国性学术团体,属于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其宗旨和任务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组织和推动中国哲学史工作者广泛深入地探索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辩证规律,批判地继承我国丰富的哲学遗产和文化遗产,科学地总结我国理论思维的经验教训,提高中国哲学史的科学研究水平,创新、发展中国哲学,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服务。
 
  开幕式上,兰州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严纯华向与会专家学者与嘉宾介绍了兰州大学哲学学科四十年多来的学术努力、建设及成就,希望学界能够更多地关心、支持和帮助兰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发展。
 
兰州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严纯华(右)致辞
 
  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陈来在致辞中表示,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谈话中都强调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美德。刚刚发布的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更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中国哲学作为中华文化的核心,中国哲学的学科地位也相应的、前所未有地突出出来。最后,陈来教授对兰州大学在哲学学科特别是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研究领域取得的进步,以及人才培养方面的成绩进行了肯定,并表达了对于兰州大学中国哲学学科未来蓬勃发展的美好祝愿。
 
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陈来(中)致辞
 
  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志强从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的论断出发,结合本次年会主题“中国哲学的核心、边界与未来”,就新时代中国哲学的位置,中国哲学的特质和中国哲学的任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张志强研究员认为,应当立足中国文明史来重述中国哲学,中国哲学就是中华文明核心力量的集中表达。只有如此看待中国哲学,中国哲学才是把握和阐释中国文明历史之整体的关键,也是把握当代中国与传统中国之间连续发展的关键。期待在新时代中国哲学可以发挥出它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发挥过的伟大作用。
 
  白菜大全论坛主站检测总裁白菜大全论坛主站检测表示,在中国,哲学是每一个受过教育的人都关切的领域,它教给人们思考的方式,让人们理解事物运行的原理,进而掌握自己,掌握人生。中国经济目前正处在发展与转型阶段,学习哲学,了解中国哲学历史,将有助于我们理清经济发展规律,看清今天与未来。白菜大全论坛主站检测联合举办此次中国哲学史学会2021年年会,是希望与我们的学者专家一同回顾中国哲学的历史,为中国哲学的未来群策群力,正如《礼记·学记》中所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今天,中国践行着社会主义新的哲学观,将中华民族从积贫积弱中带入到了富强之中,而未来中国哲学的发展更值得期待。
 
  在之后的主旨报告环节,清华大学教授陈来、北京大学教授张学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向世陵、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景林、武汉大学教授吴根友、兰州大学教授王晓兴分别以“20世纪中国哲学史论述的多元范式”“美德伦理与中国伦理学的特点”“宋元明经学的兴起与治经旨趣”“儒学的价值观念与价值系统”“子学的双重视野及其对当代哲学创新的启示”“从孟子开始:‘民’与‘人’辩”等为主题进行了精彩而深刻的演讲。
 
  陈来教授报告的主题为“20世纪中国哲学史论述的多元范式——以熊十力论中国哲学与中国哲学史为例”。陈来教授首先指出,在二十世纪前半期的中国哲学界,众多学者致力于编撰中国哲学史教科书,比如胡适、冯友兰等人,但也有另一种并非撰写教科书的努力,他们在其文章、语录中大量论及中国哲学的体系、特征,中国哲学的发展,中国哲学思想的智慧,以及中国哲学家们的思想宗旨,而这批人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熊十力。接着陈来教授从四个方面对熊十力如何论述中国哲学和中国哲学史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在第一部分中,他介绍了熊十力对中国哲学的总论。在第二部分中,他介绍了熊十力所认为的中国哲学的特点。在第三部分中,他对熊十力有关中国哲学的论断分析进行了讨论。在第四部分中,他选取熊十力关于中国哲学论断分析中的几点进行了展开,以朱熹、王阳明和戴震等人为例。
 
  张学智教授报告的主题为“美德伦理与中国伦理学的特点”。张学智教授的报告分为三部分:在第一部分中,他对美德伦理学是什么、美德伦理学的特征以及为何美德伦理学会重新受到重视这三个问题进行阐发。在第二部分中,他从宏观上把握了中国伦理学的文化背景,在他看来,中国伦理学的文化背景有两点:第一,中国文化的人文性质,使得中国伦理学带有强烈的俗世性;第二,中国文化具有强烈的实践性格,非常重视人格修养。在第三部分中,他从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这三方面对中国伦理学的特点进行了阐述。
 
  向世陵教授报告的主题为“宋元明经学的兴起与治经旨趣”。向世陵教授的报告分为三部分:在第一部分中,他对宋学的构成与宋初的经学走向进行了概述。在第二部分中,他主要阐释了宋学如何批判和否定汉学,同时对宋元明经学重视讲理治经这一特点有所阐发。在第三部分中,他认为宋明儒的“新义”并未完全抛弃汉学,而是在斟酌采撷汉学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地革新,并以《周易》《尚书》和《诗经》为例对他的这一观点进行了论证。
 
  李景林教授报告的主题为“儒学的价值观念与价值系统”。他从三个方面对儒家哲学价值观念的内涵及其特点加以展开:第一,人性论。儒家言人或人性,不取对象性和外在的要素分析的路数,而是落到心性或性情的论域,就人之生存性的动态流行历程展示其整体性的义涵。第二,原始伦理学。儒家哲学循道德和人之存在实现的进路以建立自身的形上学体系,其所言道德、伦理,乃是一种超越事实与应当、理论与实践之分别意义上的伦理价值观念。第三,旁通而上达的价值系统。这一价值和形上学系统,既凸显了一种即伦常日用而达超越的实践品格,同时亦体现出了一种尽性、成己以成物的价值平等精神。
 
  吴根友教授报告的主题是“子学的双重视野及其对当代哲学创新的启示”。报告从现代哲学的角度将整个子学的内容分为两部分:其一是作为广义技术的知识的,其二是作为理论与方法之体系的思想。这也就是说,子学实际上包含知识与思想的双重视野,而双重视野所具有的内在互动性,在一定程度上是促使子学自身内在自我更新的内部原因。而这种知识与思想视野的划分是现代哲学的视角,当代哲学正需要在知识视野与思想视野的交替作用与促进的过程中,才能实现思想自身的创新与发展。并且,从子学的双重视野中,我们也可以得到一些对当代哲学创新的启示。
 
  王晓兴教授报告的主题是“从孟子开始:‘民’与‘人’辩”。报告围绕三个学术问题而展开:第一,在“无心无君是禽兽”的论辩中,孟子反对杨朱、墨翟,认为人应该回到儒家的“执中”之道来。第二,在“心之所同然”的论辩中,孟子其实需要回应有关“王者”的话题,即历史上是否果真存在如孟子所称述的“王者”?纵然“王者”存在,那似舜这般的品行果真就是人性“善”的典范吗?纵然“王者”值得期盼,众人之心就该指向唯一的“同然”吗?王晓兴教授亦对此给出自己的回答。第三,在“旦昼之所为”辩中,王晓兴教授从“同然”导向孟子的“浩然之气”,他指出孟子自认为找到了善的支点,并进而可以取消“旦昼之所为”,但历史证明了孟子此论证还不够完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