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积极推进首发经济”的号召。   所谓首发经济,简单来说就是企业首次发布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或开设首店等经济活动的总称。可以把它理解成一场创新的盛宴,企业如同厨师,将首次亮相的创新成果端上市场餐桌,吸引消费者品尝。这一过程不仅限于新产品的推出,还涵盖了从研发、发布到推广销售的完整链条,构建起一个围绕新品、新业态的产业生态圈。首发经济强调首次和引领性,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激发消费潜力的重要力量。   作为消费品的生产企业或服务的提供企业,深入理解首发经济、运用好首发经济,将成为决胜市场的关键。   首发经济的特点   首发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其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对“首次”的强调,更在于其链式发展的全过程。从产品或服务的首次发布、首次展出,到首次落地开设门店、首次设立研发中心,再到设立企业总部,首发经济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体系网络,为城市带来了短期的品牌展示和新品发布效应,推动了经济的长期增长。   这种经济形态具有时尚、品质、新潮等特征,是符合消费升级趋势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一种经济形态。通过积极创新,推出最新成果,首发经济能够迅速吸引目标消费者,引领消费潮流。这种引领作用不仅体现在产品本身,还深入到了消费者对品牌、文化、生活方式的认同和追求之中。   同...
  日前,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决定》强调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既是对过去改革成果的肯定,也是对未来改革方向的明确。《决定》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改革措施和目标,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多个领域,展现了全方位、立体化的改革布局。   此次会议的召开,不仅受到国内外各界的高度关注,更为我们民营企业家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无限的可能。三中全会因其对中国经济——尤其是民营经济——的潜在影响而显得格外重要,是我们准确认识中国高质量发展、理解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窗口,更象征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推进的背景下,此次会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表明中国决心以更大的力度和更具体的政策攻坚克难,推动国家的全面发展和对外开放,更表明了改革开放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一种坚定信仰。   在《决定》中,再次强调了“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明确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二者都是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我们民营企业来说,意味着我们将继续享有公平的市场竞争机会,我们的发展成果也将得到更加充分的认可和保障。 ...
  我此前对功能农业有过一定研究,所谓功能农业,是指通过生物技术为农业产品中定量添加有益于身体健康的元素,例如“硒”。而今天我想要谈的是农业的多功能性,简单来说,农业多功能性就是使农业具有经济、生态、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功能。这一概念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日本,现已成为全球农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特别是茶产业,在这一框架下显示出了其巨大的潜力和重要性。   2021年,随着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拓展农业多种功能 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农业多功能性的实践进入了崭新阶段。该指导意见强调,要充分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以推动高质量农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这其中,自然也包括茶产业。   当前,全球范围内对农业多功能性的重视不断加强,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改革也体现了这一趋势。农业多功能性不仅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更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   理解农业与茶产业的深度融合   在农业的众多分支中,茶产业独具特色,不仅承载着经济价值,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茶产业作为农业的一部分,既属于种植业,又与林业、副业等紧密相连。在现代农业的分类中,茶产业以其独特的地位,成为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结合的典范。   从本质上看,茶产业不仅遵循着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更在人类智慧的引领下,通过精湛的制茶工艺将一片片茶叶转化为人们口中的佳饮。这一过程中,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
  《老子》说:“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认为“天道”在于减少有余而补充不足,道出了天地间的平衡法则。而人生之富足,以及对知识的渴望,又该如何寻求呢?   设想一下,人生就如同一个大水桶,初始时便已注满水。然而,这初始之水,犹如死水一潭,缺乏生机与活力。当我们踏入这个世界,便开始了不断向这个水桶中注入新的水源的旅程。这新的水源,便是我们在生活中不断汲取的新知识、新经验以及生存技能。这些新的元素,如同涓涓细流,为我们的生命之桶注入活力与生机。   然而,仅仅注入新水还不够,若想让水桶中的水保持清澈与活力,关键在于流动。正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从辩证法的角度来看,“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水之所以不腐,是因为它在不断地流动中更新自己,保持了清澈与活力;门轴之所以不蠹,也是因为它在频繁的转动中避免了锈蚀和僵化。这正如人生一样,只有在不断地学习、实践和变革中,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和生命的旺盛。   古时候,知识是被权贵阶级垄断的重要资源,他们采用愚民政策,抑制知识的扩散。我们知道过去有“重农抑商”的传统,并按照“士农工商”划分社会层级。对此普遍的看法是,之所以“重农”,是因为中国古代是农业社会,民以食为天。而商人不事生产,精于算计,却享有财富,所以要“抑商...
  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李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2023年政府工作成绩,明确了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政策取向,部署了2024年政府工作任务。   在本次报告中包含诸多新内容,包括强调涉企政策要注重与市场沟通、回应企业关切,以企业和群众满意度为重要标尺,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精准做好政策宣传解读,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等。这些新内容也给民营经济、民营企业提出了新要求,带来了新机遇。 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   报告明确,民营企业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为进一步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定下基调。   近年来,中央持续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从过去一年看,中央政策出台及时有效,全面部署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明显改善。用法治方式保障政策执行的一致性和稳定性,这将为民营企业创造一个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让民营企业不用为政策摇摆而忧心忡忡,从而能集中精力把企业经营好。   报告倡导完善支持民营企业融资的制度,提高民营企业贷款占比、扩大发债融资规模,这正切中民营企业的痛点。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民营企业在获取金融资源方面一直处于相对弱势地位。未来通过改革金融机构考核机制、完善资本市场制度,民营企业就能获得更多融资渠道,资金活水终于能灌溉到我们这片"燃烧的热土"。   同时,报告还强调要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倡导在重大政策...
  时间进入到2024年,我们一方面承接2023年的创造的成果,继续未完成的事业,另一方面则要理清新的形式,顺应新的趋势。无论在企业中担任何种职位,都有必要认真思考这些趋势,通过调整经营策略、工作方向,把握主动权,才能在变革中打开新局面,实现企业或个人的良性发展。 可持续消费   2023年,低碳生活渐成风尚,低碳标准体系也在逐步完善。一方面,国家正加快推进绿色低碳政策体系建设,《关于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意见》提出要建立碳标识认证制度,预计到2024年碳中和相关标准将更加完备并广泛实施。另一方面,国际组织也制定出首个统一的碳中和标准,为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碳足迹比较提供了基础。在积极的政策推动下,低碳生活正在成为一种趋势,引领着消费者选择低碳环保的产品和生活方式。   与此同时,全球针对塑料污染的力度也在加大。到2024年,一次性塑料制品可能会面临更多的限制措施。循环经济理念也将深入人心,促使更多产品通过技术和模式创新实现可循环利用,以减少资源浪费。在这种环境下,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和行动意愿也在增强。据相关调研显示,消费者不仅希望看到更清晰的碳足迹,还期待低碳产品的价格可以与普通商品趋同,以增加选择的可获得性。   可持续消费绝不能走向消费停滞或过度挥霍的老路,而要在发展性和可持续性间寻求动态平衡。作为生产企业,要在满足人民生活提质增量需求的同时,关注资源优化配置和环境影响最小化,使生产和消...
  最近,马云开办“马家厨房”的消息再次把“预制菜”推上了风口浪尖,不过随后马云前助理在社交媒体发文称,马家厨房不做预制菜。其实马家厨房做不做预制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预制菜已经产业化的事实,以及由它带来的一系列讨论。   在今年年初,预制菜这一概念首次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中,文件明确指出“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要求“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在此之后,陆续出现了预制菜“进校园”、“进餐厅”、“进婚宴”等新闻事件,一时间让预制菜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网络舆论对预制菜大多持反对意见,尤其家长们更是强烈反对预制菜进校园,甚至有家长表示要辞职给孩子送饭。而作为普通消费者,则担心食品安全问题,以及自己的味蕾被资本垄断。在这种背景下,面对存在争议却又已经走上产业化道路的预制菜,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又如何使其成为乐享生活的助力而非阻力呢? 究竟什么是预制菜   人们抵制预制菜,其实很多时候是把预制菜和料理包划了等号,而料理包往往与欺骗和低质挂钩。无论是堂食还是点外卖,消费者所支付的费用一般包含了食材的成本费以及厨师的人工费,可是料理包既没有新鲜的食材也不需要厨师的做饭技术,打开放进微波炉“叮”一下就做好了,这难免让花钱吃饭的人有上当的感觉。   实际上,普遍意义上的预制菜并不能与料理包划等号。预制菜,顾名思义就是把菜品原材料预加工或预烹调,并进行预包装的成品或半成...
  近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正式批复,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内部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作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专门机构,民营经济发展局的设立令人振奋。这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也标志着国家进一步增强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力度。   民营经济发展局的主要职责包括:跟踪研判民营经济发展状况,统筹协调相关政策措施,建立政企沟通机制,协调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问题等。这些工作安排与民营企业家的诉求高度契合。例如,建立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能够让企业家的呼声得到更多倾听;统筹协调政策,能够使企业家获得更多实实在在的支持。   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的意义   过去,民营经济政策制定和协调工作分散在工信部和商务部。两部门都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由于缺乏统筹部门,一些政策实施不到位,民营经济发展中也暴露出“短板”。   在国家发改委设立专门的民营经济发展局,能够发挥宏观管理职能,更好地解决其他部门难以处理的问题。它既可制定长期发展战略,也可研究微观政策,使民营经济发展在思想和体制上更加顺畅。   近年来,中央政府出台了大量支持民营经济的政策。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再次强调了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要确保这些政策落实,必须有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因此,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将有力推动各项政策落实,不至于流...
  公元1506年,王守仁因为与群臣一同上书弹劾刘瑾,被贬到贵州龙场担任驿站管理员。此时的王守仁身处人生低谷,群山环抱的环境带给了他前所未有的孤寂。然而高山只能阻挡他的脚步和目光,却不能阻挡他的思想。在夜以继日的反省与思考中,王守仁积蓄了爆发的能量,终于在一天夜里他忽然顿悟,认识到了理与行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即:“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龙场悟道”改变了王守仁的人生,改变了大明王朝的命运,也影响到了几百年后的今天。因为“知行合一”不仅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价值观,它出自于儒学,却又更加系统和具有实践价值,为我们现如今的哲学思想和行为准则带来了重要的启迪。   儒释道中的知与行   知行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其含义是知与行应保持一致和统一。这一概念在中国哲学各大学派中有不同的阐释。   儒家是知行合一思想的主要提出者和拥护者。它认为知识和行动应该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如果一个人言行不一,则证明其内在的不真实。唯有真知才能指导行动,而行动也会反过来影响和增进知识。因此,儒家强调“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推进,知行才能趋于合一,最终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道家提出“无为”的思想,主张人应当顺应自然,行动要符合道的自发性,不需要通过刻意的知识和计划去指导。道家认为,如果人的内心足够平静,不被外界事物牵绊,就能自然而然地做到...
  2022年,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并强调要“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把“和美乡村”列入其中,释放了新的改革信号。6月,农业农村部官网发布了《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举办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的通知》,把和美乡村建设推向了又一个高潮。   和美乡村作为乡村振兴内涵的丰富和拓展,着重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以及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和美乡村,需要结合各方之力,充分发挥乡村的主体作用,提升农民的参与感和获得感,以求让乡村振兴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乡村,以“和”为贵   自古以来,中国就强调"和"的理念,这个理念始终贯穿于农业生产、农村生活、村落民居等各个方面。   在农业生产方面,遵守"得时之和,适地之宜"的传统观念。这是中国传统农业生产的核心思想,它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尊重和适应。"得时之和"强调了根据季节变化进行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如春播夏长、秋收冬藏,这是一个自然与人工的和谐过程,是人们对季节更迭的理解和尊重。"适地之宜"则要根据地理、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农作物种植,体现了人们对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合理利用。   在农村生活方面,崇尚"人心和善、以和为贵"。在古时,农村往往是一姓之村,如“张家村”、“李家村”,村即是家族,每一个家庭单元为家族集体中的一份子,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所以在农村,人们更强调尊重彼此,宽容理解,相互...
<1 2 3 4 5 6 7 8 9 10 ...26 >
白菜大全论坛主站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