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们将面对哪些新趋势?
时间进入到2024年,我们一方面承接2023年的创造的成果,继续未完成的事业,另一方面则要理清新的形式,顺应新的趋势。无论在企业中担任何种职位,都有必要认真思考这些趋势,通过调整经营策略、工作方向,把握主动权,才能在变革中打开新局面,实现企业或个人的良性发展。
可持续消费
2023年,低碳生活渐成风尚,低碳标准体系也在逐步完善。一方面,国家正加快推进绿色低碳政策体系建设,《关于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意见》提出要建立碳标识认证制度,预计到2024年碳中和相关标准将更加完备并广泛实施。另一方面,国际组织也制定出首个统一的碳中和标准,为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碳足迹比较提供了基础。在积极的政策推动下,低碳生活正在成为一种趋势,引领着消费者选择低碳环保的产品和生活方式。
与此同时,全球针对塑料污染的力度也在加大。到2024年,一次性塑料制品可能会面临更多的限制措施。循环经济理念也将深入人心,促使更多产品通过技术和模式创新实现可循环利用,以减少资源浪费。在这种环境下,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和行动意愿也在增强。据相关调研显示,消费者不仅希望看到更清晰的碳足迹,还期待低碳产品的价格可以与普通商品趋同,以增加选择的可获得性。
可持续消费绝不能走向消费停滞或过度挥霍的老路,而要在发展性和可持续性间寻求动态平衡。作为生产企业,要在满足人民生活提质增量需求的同时,关注资源优化配置和环境影响最小化,使生产和消费真正实现低碳绿色转型。在生产端,要实施清洁生产,进行绿色设计;在产品端,打造低碳环保产品;在销售端,使用环保包装并提供回收服务;在消费端,引导绿色低碳消费习惯的养成。
要实现以上转型,政策支持和监管也至关重要。比如提供税收优惠、设立示范区、加大财政投入等措施,并监督企业的环保表现。可持续消费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企界与公众的广泛参与才能取得实质进展。企业要把握机遇,主动作为,开发创新绿色产品,调整商业模式,与政府部门形成合力,并通过宣传引导消费者选择对环境负责任的生活方式。
乡村振兴有了新局面
2023年,“村超”“村晚”走红网络,既展现了乡村特色文化风貌,又拉动了县域经济融合发展。乡村的多元活力被激发,其独特的经济、生态、社会和文化价值逐渐展现。去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
进入2024年,乡村振兴将继续扛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旗。近年来,在党中央确立乡村振兴战略的正确指导下,我国乡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乡村产业开始蓬勃发展,乡土文化得到耀眼展现。但是,这只是乡村振兴的第一个阶段,要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还任重而道远。
一方面,乡村振兴亟需内生动力的培育。过度依赖外力带动的振兴模式,不仅会丧失乡村的特色魅力,也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真正的乡村振兴,需要发掘乡村本地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激活乡村内部的发展潜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2023年的“村超”、“村BA”。我们可以借鉴贵州乡村的成功经验,围绕本地特色文化资源,发展相关产业,培育具有乡村特色的品牌效应。还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支持,帮助乡村实现产业升级。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壮大集体经济,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内生动力。
另一方面,乡村振兴也需要外力的持续支持。企业应该与乡村共同参与乡村建设,提供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帮助,与乡村内生力量形成互补效应。政府则应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和项目投入力度,持续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改善营商环境。并对项目进展进行监管,保证资金使用效益。还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确保各地各族乡村协调发展。
乡村振兴是一个长期任务,需要采取渐进、循序的策略。企业应做好长期规划,分阶段持续参与。不能简单一蹴而就,而要与乡村共同成长,以乡村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发挥企业专业优势,与乡村内生力量优势互补,促进乡村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企业需要复合型人才
进入2024年,ESG(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词。在“双碳”目标推动下,企业对ESG人才需求正在迅速提升。与此同时,复合型学习型人才也被广泛关注和重视。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也将催生新的领军人才队伍。
从监管部门到资本市场,ESG标准建设和要求正在蓬勃发展。专业的ESG从业者已成为企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助力。目前,ESG学科体系还在完善,相关标准也在快速迭代更新。这就要求从业者必须具备快速学习能力,以适应知识的变革。同时,ESG内涵十分丰富,从碳管理到供应链评级等,都需要专业知识。但最为关键的是,需要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思考如何利用创新思维将不同部门的资源整合起来,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
可以预见,复合型学习型人才将受到企业的青睐和追捧。这类人才不仅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善于学习新事物、进行跨领域思考,并能将不同专业经验有效结合应用于复杂的实际工作中。具备知识吸收能力强、思维开拓创新、视野广阔系统的特征。能够打破条块分割,探索事物的内在联系,从而在实践中创造1+1大于2的价值。正是这类人才的出现,才能推动企业真正实现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对每一位从业者来说,学习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要做好持续、跨界的学习和自我提升的准备,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知识更新迭代。
形成“新质生产力”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将创新引领至新战略高度。企业是创新主体,不论是在基础性创新阶段、还是科研成果转化阶段,抑或是生产工业化阶段,企业的创新价值均不可忽视。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下,企业需要加快数智化转型,加速实现数实融合。
2024年,“新质生产力”已被提升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浪潮下,企业正加速进行数智化转型,以抢占先机。作为战略新兴产业,人工智能正在成为引领创新的重要引擎,其应用也在不断深入和拓展。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格局,企业需要从可持续的视角引领人工智能向善,以创造更大价值。
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在智能制造等领域,人工智能可以显著提高生产效率、质量管控能力和柔性定制水平。同时,在医疗、文创、生态治理等新兴领域,人工智能也在发挥强大引擎作用,孕育新的增长点。可以看到,人工智能正在成为实现科技进步、产业升级的重要新动能。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的负面影响也需要重视。算法偏见、数据安全、环境足迹等问题还需持续优化。此外,人工智能也面临着法规监管压力。欧盟已推出《人工智能法案》,我国也在积极推进人工智能立法。监管将有助于规范行业发展秩序。
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企业需要从战略高度审视人工智能的应用。一方面,加强员工培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加强算法偏见检查、数据治理和结果解释性等,降低潜在风险,树立行业正面形象。只有把握大方向,人工智能才能发挥巨大效用,让科技真正造福人类,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