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2024年度首场重大成果发布会,会上发布的《经济蓝皮书——2024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预计,2024年中国经济增长5%左右。
蓝皮书以精准的数据和深入的分析,对2024年的中国经济走势进行了全面预测。据其预计,2024年中国经济将保持稳健增长,增长率有望维持在5%左右。这一数字,不仅代表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广阔前景,也彰显了国家在政策调控、市场引导等方面的卓越能力。
与此同时,蓝皮书也对全球经济形势进行了深刻剖析。报告指出,2024年世界经济增速预计将放缓至2.9%,发达经济体的增速更是将普遍下滑。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中国并未选择退缩或迷茫。蓝皮书明确指出,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并未发生改变。这一判断,不仅基于对我国经济发展历程的深入了解,更源于对五大关键支撑因素的深刻认识。
首先是生产要素的丰富储备。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仍接近9亿人,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同时,受过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高素质人才累计超过2.4亿人,他们以其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为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此外,高达40%以上的储蓄率,也为投资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其次是市场需求的巨大潜力。我国拥有14亿多人口,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随着人均GDP的不断提升,目前已经超过1.2万美元,人们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都在持续增强。这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内,内需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再者是产业体系的强大韧性。作为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我国在制造业领域的实力不容小觑。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的制造业增加值,以及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都为我国经济的稳健增长提供了坚实保障。
四是创新创造能力的显著提升。近年来,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22年全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8%,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随着创新创业环境的不断优化,一大批高估值的独角兽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最后是宏观政策调控的空间和灵活性。目前我国通胀率和财政赤字率都维持在较低水平,政府负债率也处于合理区间内。这意味着,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政府有足够的政策空间和工具来应对可能出现的经济波动和风险挑战。无论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还是稳健的货币政策,都将为经济的平稳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基于以上分析和判断,《经济蓝皮书》课题组对2024年的主要经济指标进行了预测。在基准情形下,受经济运行的惯性影响,实际GDP增速可能会略有下降,达到4.8%左右。然而,如果政府能够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支持力度,那么在乐观情形下,全年GDP增长速度有望提升至5.2%。综合来看,预计2024年我国经济增长将稳定在5%左右这一合理区间内。同时,在乐观情形下,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及CPI等主要经济指标也将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在另一边,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最近举办了季度论坛,主题为“再出发——2024中国宏观经济”。在此次论坛上,CMF发布了季度报告,对2024年的中国经济前景进行了深入分析和展望。
报告的主讲人,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教授邹静娴引用了三组关键数据。首先是物价数据,她指出,从价格变化来看,今年2月份CPI同比增长0.7%,结束了此前4个月的负增长。同时,核心CPI在长期为正的背景下,2月份同比上涨了1.2%,涨幅较上月扩大了0.8个百分点。尽管PPI仍处于负区间,但从其趋势来看,底部已经出现在去年,此后呈现震荡上升趋势。
其次,她关注了消费、投资和进出口这“三驾马车”的表现。在消费领域,今年延续了2023年以来的强劲增长势头,特别是在餐饮、食品、汽车和体育娱乐用品等方面表现突出。在投资方面,今年前2个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了4.2%,高于去年底的累计同比增速。其中,基建和制造业投资增长势头良好,前2个月累计同比增速分别达到了9%和9.4%。此外,今年政府拟安排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达到3.9万亿元,并计划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这将进一步拉动投资增长。
在出口方面,今年迎来了“开门红”,展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以美元计价,今年前2个月我国出口累计同比增长了7.1%,远高于去年同期的增速,并扭转了2023年长时间负增长的局面。邹静娴认为,出口的高增速除了受到低基数的影响外,还与今年以来外需的韧性和我国出口目的地的多元化有关。
最后,她引用了其他佐证指标来进一步支持报告的判断。这些指标包括近期增长势头良好的工业增加值和位于景气区间的采购经理指数(PMI)等。
除了对短期经济进行预判外,报告还从长期角度对中国经济进行了展望。展望未来20年,中国的增长故事还远未结束。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城镇化率、居民消费和关键领域技术等方面仍存在差距,而这些差距也意味着巨大的增长潜力。报告指出,当前的重要任务是稳定房地产市场,而中长期结构性改革则需要从收入分配、养老、医疗和激发新质生产力等多个角度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