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当前中国关注度最高、未来最有发展潜力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火热的市场表现及产业活跃度一直备受投资者青睐。
2018年12月21日,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曾智华出席“2018亚洲产业与资本峰会”时表示,中国所有国家级的经济特区和各类园区总共贡献了约22%的国内生产总值、46%的外商直接投资和60%的出口,并创造了超过3000万个高质量工作岗位。
其实早在8年前,曾智华就在书籍《解读中国奇迹:经济特区和产业集群的成功与挑战》中一针见血地指出:“经济特区和产业集群,是推动中国迅速发展的两大重要引擎。”
再把时间跨度拉长40年,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份额从1978年的1.5%提高到2017年的15%,人均收入从1978年的300美元增长到2017年的7300美元,增长了25倍,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的“发展奇迹”。
但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会议同时强调,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哪些微妙的变化?未来趋势如何?中国经济发展又遇到了哪些瓶颈?以及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如何发展?曾智华对此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全球经济发展三大趋势
曾智华提到,自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发达经济体增速普遍放缓,至今仍未完全恢复。
根据国际机构的预测,2018-2019年的全球增长率仍将保持在2017年的3.7%水平。与此同时,一些主要经济体的增长速度可能已触顶。
以美国为例,基于财政刺激措施的暂时性和最近出台贸易措施的负面影响,美国的经济增速预计从2018年的2.9%降至2019年的2.5%。欧元区大概保持2.0%的增长,英国则预计在1.4%到1.5%之间。而日本总体经济活动比较乏力,增长波动较大,但失业率低,货币政策宽松,增长数据预计从2018年的1.1%降至2019年的0.9%。
曾智华认为,各发达经济体的核心通胀依然存在很大差异,欧元区和日本的核心通胀远低于目标水平,但英国和美国的通胀接近目标水平。
他预测分析称,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2018年、2019年有望保持在4.7%的增长。能源出口国的经济活动将继续逐步改善,但一些进口国的经济活动可能有所减弱,比如阿根廷、土耳其、巴西等经济活动下滑明显,且通货膨胀上升,中期前景存在差异。而新兴亚洲和新兴欧洲(土耳其除外)的增长预期依然有利。不过拉丁美洲、中东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前景疲弱。这些国家和地区需要进一步促进经济多元化并实现财政调整。
曾智华进一步表示,由于信贷增长减弱,中国和一些亚洲经济体的增长预期也已下调。他预计中国2018年经济同比增长6.6%,2019年这一数字或降至6.2%。“过去6个月里,全球增长的下行风险已经上升。随着货币政策正常化,全球金融状况预计将收紧。”曾智华强调,全球增长预测面临的风险偏于下行,包括在短期和更长时间内。
曾智华还分析了未来发展的三大趋势:“一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必然崛起;二是全球经济的联通性日趋加深;三是信息和通信等颠覆性技术的高速发展。”数据显示,新兴市场国家近十几年发展迅速,1980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只占全球GDP的1/4,2018年上升到40%;20世纪90年代,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为1/4,如今也上升到3/4,其中中国的贡献比达到1/3。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五大建议
曾智华还做了粤港澳大湾区的竞争力分析,并指出湾区发展的实施路径。他提到,粤港澳大湾区内部城市差异较大,总体水平与世界成熟湾区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但提升的速度很快。
那么,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如何发展?曾智华提出了五点建议。第一,粤港澳大湾区应以市场为主导,发挥每个城市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取长补短。他分析认为,湾区内有一些城市做得很好,已经是很好的样板,具备国际一流水平,但有一些城市发展比较差。我们应以市场为主导,而不是由政府来主导,形成一个城市的独特产业定位。第二,加强基础设施与制度上的一体化,促进货物、资金、技术、人员的自由流通以及与世界市场的连接,打造成一个世界一流的自由港。第三,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完善法律法规(如知识产权保护、社会保障体系等),降低制度成本,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第四,提升城市的社会服务体系(如医疗、教育等)和宜居水平。缩小城市间的差距,吸引高端人才。第五,积极普及现代信息、通信和人工智能技术,打造一流的数字基础设施,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的一个重要的创新高地和数字经济中心。
“我们有一个腾讯,我们希望未来可出十个、二十个腾讯,不仅在深圳,还可以出在中国的其他城市、其他地方。”曾智华对湾区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