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产险”)披露一项资金运用关联交易信息,由平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资产”)管理的资金,通过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投向企业基础资产。
蓝鲸保险根据中保协披露信息梳理发现,2019年以来,保险资金认购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数量同比略有提升。但整体来看,该投资方向,自2012年险企启动试点,2015年监管“开闸”险资参与以来,仍属小众。
业内专家纷纷向蓝鲸保险表示,当前经济环境下,优势资产难寻,企业整体债务规模过高,对接企业基础资产的投资渠道,潜藏不小风险。且认购资产支持专项计划,需要保险资管公司具备专业人才团队,对标企业的实际资产、债务情况进行审慎甄别,同时与其他投资渠道进行互补配置。与发展相对成熟的债权、股权投资渠道而言,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仍处于起步阶段。
今年来5项资产支持计划认购方案披露,平安人保泰康参局
近日,平安产险发布公告,就平安资产管理的“鑫享37号资产管理产品”(以下简称“鑫享37号”)投资“平安证券-一方-融惠供应链金融3号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以下简称“融惠3号专项计划”),进行信息披露。
据蓝鲸保险了解,由平安证券管理的“融惠3号专项计划”,募集资金用于向原始权益人深圳市前海一方恒融商业保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融保理”)购买基础资产,具体为恒融保理出售予专项计划的应收账款债权。此笔认购,“鑫享37号”投资“融惠3号专项计划”A级资产支持证券2800万元。
这并非2019年中国平安参与的第一笔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同在2019年5月,平安养老公告称,委托平安资产管理的“如意37号”等3款产品,投资2019平安租赁汽融一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A级资产支持证券共计8700万元,用于认购平安租赁对承租人享有的租金请求权等权益;平安产险、平安养老则分别委托平安资产管理的资管产品,投向“2018平安租赁十一期小微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合计4900万元,募集资金用于承租人的租金债权等权益。
此外,蓝鲸保险注意到,2019年以来,平安人寿、平安产险、平安养老均协议委托平安资产,将管理产品投资“2019平安租赁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优先A1级资产支持证券”。举例来说,2019年2月,平安人寿公告称,拟配置平安资产受托管理的平安租赁资产支持计划(四期),不超过27亿元,该计划总规模不超过50亿元,投资年限最长8年,预期净收益率为5.6%-6.2%,募资用于收购平安租赁的债权类资产,平安租赁到期一次性回购,并对收益提供差额补足义务。
值得注意的是,集中于近半年内参与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的,除中国平安外,还有中国人保、泰康保险。分别来看,2019年1月,中国人保旗下人保财险、人保寿险、人保养老等子公司相继就认购“人保投控-越秀租赁1号资产支持计划”事项进行公告。公告显示,该计划募资不超过20亿元,期限为8年,募资用于融资租赁项目应收款及收益权等附属权利,中国人保等各子公司合计认购约17.3亿元。
泰康人寿、泰康资管受托账户,在2019年3月协议认购“华泰资管-供应链1-20号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不超过18亿、3.3亿元,该计划发行规模不超过100亿,直接债务人为保利发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据蓝鲸保险不完全统计,目前认购金额合计达到约12.48亿元。
整体来说,2019年前5月,保险公司分期多次认购5项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相较于2017年、2018年同期各自分期认购4项资产支持计划的动作来说,参与项目略有增多。
“开闸”近4年仍属小众,专家:企业负债规模较大难觅优质资产
据蓝鲸保险了解,险企参与认购的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是由保险资管公司等专业管理机构作为受托人设立支持计划,以基础资产产生的现金流为偿付支持,面向险企等投资者发行受益凭证的业务活动。
事实上,资产支持计划一直作为险资服务实体经济的新模式在逐步推进开展。2013年,原保监会发文表示,支持保险公司以资产支持计划等形式为民生建设与重点工程提供长期资金支持;一年后,原保监会发布《项目资产支持计划试点业务监管口径》,同期,国务院也在相关文件中明确表示,鼓励保险机构通过资产支持计划形式,直接对接存量资产。
在此背景下,2015年8月,银保监会印发《资产支持计划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在交易结构、操作行为、风险管控等方面进行规范。据原保监会披露数据,截止《暂行办法》出台,共有9家保险资管公司以试点形式,发起设立22单资产支持计划,共计812.22亿元,投资平均期限为5.5年,收益率为5.8%—8.3%。
然而,虽然有政策落地,参与认购资产支持计划的险企却相对有限,且未有明显增多趋势。根据中保协披露信息,自2014年以来,参与资产计划认购的险企、保险集团总数仍未超过10家,主要为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泰康保险、华泰保险等,认购金额与体量也未有明显变动,与险资其他投向相比,动作甚微。
“总体而言,保险资管目前参与资产支持计划的体量还较小,参与度不高,并非主流投资方向”,保险资管相关人士对蓝鲸保险分析称。
从行业角度来看,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粟芳首先对这一投资渠道表示认可,“险资的各种投资渠道是互补的关系,各个渠道发展情况,由资本市场、投资环境等整体因素决定,险资通过新的投资渠道进行风险分散,未尝不可”。
“资产支持专项计划面向的资产主要为非标资产,收益率相对较好”,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保险系主任郭振华补充道。
事实上,早在2015年银保监会面向保险资管公司“开闸”,打开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的渠道时,就有资管业内人士提出,这或成为保险资管公司资产证券化的业务平台。然而,在对接企业存量资产,强化融资渠道的同时,保险资管公司如何保证险资的稳健布局,成为关键,而这,或也是险资参与度有限的主要原因。
具体来看,“鼓励险资参与认购资产支持计划,并非是将后者视作简单的债务融资工具,资金投向的企业基础资产也不是简单的抵押物”,据保险资管业内人士分析,“而是应具备充足的现金流,作为其还款支撑”。
然而,郭振华进一步指出,“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优质资产难寻,不少企业的债务规模过高,以基础资产为标的,存在不小的偿债风险”。
基于此,如何进行投资标的选择,就成为险企在进行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投资时尤为需要关注的领域。“进行标的选择,主要是从主体及资产包角度对项目质地进行权衡,综合平衡风险与收益,同时兼顾久期匹配等因素”,平安资管内部人士对蓝鲸保险表示。
如何甄别?北京工商大学保险研究中心主任王绪瑾指出,“保险资管公司必须注重企业资产的真实性,对企业的实际资产、债务情况了解清楚,防止财物造假问题。这就要求其进行投资判断的人员足够专业,或者有独立的第三方机构进行充分的资产评定”。
“操作风险尤其需要防范”,经济学家宋清辉分析指出,要求保险资管公司形成成熟、严格的内控体系,谨慎挑选标的,同时,还要注意与在其他途径进行的投资动作形成良好互补。
“从目前国内的市场环境来看,企业的融资需求增加,保险公司也需要对资金进行良性配置,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的推进,对于保险公司、保险资管公司来说都是可把握的机会”,王绪瑾提出预期。在债券、股权等投资渠道相对成熟的背景下,险企通过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进行投资的路径,或仍处于起步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