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大全论坛主站检测:灭霸一个响指带来的思考
来源: 关键词:白菜大全论坛主站检测 灭霸 响指 发布时间:05-21-2018

电影上映之前,有关《复仇者联盟3》的各种新闻就开始刷屏,先是上海迪士尼粉丝见面会引发社会话题,之后影片上映前万达影院的“好意”提醒涉嫌歧视女性,再到现在警察抓捕灭霸的照片火遍全球,可以说《复联3》的影响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影院里,它早已成为了一个世界性话题。
 
我虽然并非《复仇者联盟》系列的忠实粉丝,漫威之前的超级英雄电影也不是全都看过,但这次还是忍不住抽时间去电影院凑了回热闹。不得不说,《复联3》在影片整体结构、特效、演员表演等诸多方面都体现了好莱坞一流的电影工业水准。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复联3》在中国能达到有效黄金场排片超90%的惊人排片量,因为片子确实好看。
 
总有人会拿国产电影和《复联》等进口大片对比,我认为这种比较意义不大。电影是艺术,艺术是文化的延伸,而文化的力量取决于经济实力。经济实力越强的国家,他的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力也就越大。不光电影如此,美国的快餐文化、音乐文化、汽车文化都很大程度上在影响着世界。另一方面,经济实力还决定着电影制作的投入,《复联3》的制片成本高达17亿人民币,试问在地球上有哪个国家的电影公司能砸这么多钱制作一部电影?因此我们的电影没人家好看,票房没人家高,用不着恨铁不成钢,硬实力摆在这里。但是通过对漫威系列电影的了解,我发现这里边也有一些是我们可以参考和借鉴的,不仅仅是电影的拍摄手法,还有其它一些东西。
 
电影必须用大牌演员?
 
今天的漫威风光无限,甚至超过了美漫的老大哥DC,让超人、蝙蝠侠等一众童年回忆黯然失色。但实际上在10年前钢铁侠上映前,漫威甚至到了濒临破产的地步。在1996年,随着电子游戏和其它新型娱乐方式的出现,传统的漫画业受到冲击,美国大量漫画商店被迫关门。上市刚刚五年的漫威因为销售渠道受损,不得已申请破产重组。
 
这个时候漫威最缺的就是钱,无奈之下,只好卖“孩子”过活,浩克、蜘蛛侠、X战警、神奇四侠的版权被相继买走。在漫威宇宙发力之前,《蜘蛛侠》三部曲为索尼带来了20多亿的票房,而漫威才从中分到1亿多。《X战警》在福克斯手中已形成了独立的宇宙,直到今天依然没有回到漫威手中,以至于在《复联》系列里猩红女巫和快银对他们的父亲万磁王只字不提。
 
 
发现超级英雄电影能赚大钱的漫威这时候想后悔已经来不及了,翻开口袋看看,就剩下一个二线的钢铁侠。当时的漫威已经山穷水尽,根本拿不出钱拍电影,最后靠着抵押出去20多个超级英雄的版权才换来5亿美元贷款。这笔钱来之不易,必须省着花,所以主演就不能挑一线演员。最终漫威选定了刚刚解毒归来的小罗伯特唐尼。二线英雄+二线演员的组合为漫威电影宇宙带来了开门红,也为今后的十几部影片打下了基础。
 
而同一年《无敌浩克》上映,这部电影作为漫威电影宇宙的第二部作品反响平平,一方面是版权在环球手里,漫威说不上话,另一方面浩克的扮演者是曾主演过《搏击俱乐部》并获得金球奖最佳男配角的爱德华·诺顿,进一步降低了漫威对电影的掌控力。所以从这之后漫威电影几乎不再使用一线演员,现在大红大紫的洛基汤姆·希德勒斯顿、黑寡妇斯嘉丽约翰逊、美国队长克里斯埃文斯在当时都是不出名的演员,很多人最初的片酬只有50万美元。可是实际上我们发现,这些人的演技其实并不比一线演员差,甚至因为比较陌生,反而不会让观众有出戏的感觉。
 
纵观好莱坞电影,很多著名影片启用的都是非一线演员,比如《指环王》三部曲,里边没有明星,但依然包揽奥斯卡各项大奖;《星球大战》也没有明星,但它却成了美国的文化符号。还有上届奥斯卡获奖影片《水形物语》和热门影片《三块广告牌》等等,都没有知名演员。我注意到,好莱坞电影更注重的是表现事,不是人。好莱坞导演认为把观众吸引到电影院的是故事,是特效,而不是演员。这也体现了导演和资方对影片的自信。
 
回头来再看看国产电影,绝大多数都是以名人堆砌而成。只要出名,不管你是不是圈子里的都能上,前几年还有《百家讲坛》里的讲课老师去拍电影的。这些电影的制片成本多一半都花在了请演员上,既然电影指着演员卖票房,那也就不能怪人家耍大牌,毕竟被需要的一方占有话语权。而近年来我们发现,越是大牌明星扎堆的电影越不好看,明星数量与电影质量成反比。在这个问题上,资本方确实要背点锅,因为对于投资方来说,电影好不好看不重要,重要的是有票房。影片是否能吸引观众没法预测,但明星的粉丝可是有数的,因此资本方只能把宝压在明星身上。而有了明星的电影本身就自带光华,剧情逻辑、演员表演等等都没演员的知名度重要,那这个电影拍出来不好看就完全在情理之中了。
 
因此我认为国产电影还真得多学学漫威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做法,大胆启用非一线演员,把精力花在剧本上,这样才可能拍出叫好又叫座的优质影片。
 
包袱是电影的调味料
 
从《复仇者联盟1》开始,漫威系列电影就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模式,那就是超级英雄战斗+喜剧元素。无论换了多少导演和演员,这个模式到现在都没变过。在电影院里看《复联3》,观众时不时的就会爆发出笑声,这在过去的复联系列电影里并不少见。中国有句俗话,叫做笑一笑十年少,任何人都不会拒绝让自己快乐的事情。而《复联》系列里忽而紧张刺激,忽而轻松搞笑的剧情安排,让每一部《复联》电影都成为了标准的爆米花电影。
 
虽然《复联》里有不少包袱,但是《复联》本身并不是喜剧电影,这就是它的取巧之处。现在很多国产电影都是打着喜剧片的旗号在做宣传,喜剧片对于观众来说确实有一定的吸引力,但也给了导演很大压力。因为观众就是抱着笑的目的来看电影的,如果没有让观众笑,那么电影就是失败的。所以不少国内的喜剧片很明显是在刻意地找笑点,就差演员从银幕里出来直接挠观众脚心了。这类电影往往因为搞笑用力过猛,最后反而拍成一部闹剧,让观众笑不起来。
 
实际上每部电影都应该有最适合自己的风格,而不是什么火就往什么上靠。美漫的老大哥DC近几年被漫威抢尽了风头,手握超人、蝙蝠侠、闪电侠等超级IP的DC也推出了自己的电影宇宙。但因为急功近利等多方面原因,DC系列电影在影响上远不及漫威,看到漫威的风格大受欢迎,DC在最新的《正义联盟》里就很生硬地照搬了《复联》系列的风格,安排闪电侠在剧中插科打诨,这让整部电影变得不伦不类。因为DC电影整体偏向黑暗写实,加入不合时宜的笑料只会显得突兀,降低了影片最终的评价。
 
电影是否适合插入喜剧元素,关键还是要看影片整体的基调。春节期间上映的《唐人街探案2》就是一个很成功的例子。影片本身的定位是推理影片,而笑料在《唐探2》里就属于调味剂,是为影片增色的。我认为,一部电影如果在观影时让观众“享受过程,期待结果”,那么这就是一部优秀的电影。《唐人街探案》无疑做到了这一点。
 
 
当然,《复联》系列的固定风格给观众带来了愉悦,但长此以往也必然会产生审美疲劳。斯皮尔伯格就曾预言,“总有一天,超级英雄电影也会步西部片的后尘,迎来周期性的衰落。”这一天并不遥远,但不同的影片类型加上笑料调味这一点却不会过时,这对于国产电影来说也有着相当的借鉴意义。
 
让IP发挥最大价值
 
文章一开始提到了万达影城在观影厅提醒女性观众不要打扰男性观众的事件,很多人认为这种超级英雄电影是男人的浪漫,而女性观众就是跟着凑个热闹。其实就从漫威系列来说,女性观众比男性观众的人数更多。因为漫威电影大多以男性为主角,其中汤姆·希德勒斯、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克里斯·海姆斯沃斯都有非常高的女人缘。再加上这几年腐文化大行其道,《复联》系列在国内的女性受众一路高升,由于女性的消费能力更强,所以《复联》相关衍生品消费人群中,女性比例已经超过了60%。

一直以来,电影周边产生的收入都是影片最重要的收入来源,甚至要超过票房本身。就拿这次《复联3》来说,上映之前可口可乐就推出了绿巨人、美国队长、钢铁侠、鹰眼、雷神、黑寡妇六种包装的无糖特饮,着实蹭了一波热度。优衣库今年的UT设计大赛主题也是《复联》,29号这批衣服刚一上架就被抢购一空,IP的巨大影响力可见一斑。除此之外,玩具公司孩之宝还推出了可动可响、集齐了6颗宝石的无限手套,这款玩具不仅孩子喜欢,更成了很多成人漫迷的收藏品。
 
 
从米老鼠唐老鸭到灭霸,好莱坞早已形成了非常完整的影视周边产业,基本上从电影立项开始,就已经在考虑如何开发周边产品了,甚至形成了周边产品反哺电影的模式。当年全球大卖12亿美元的《冰雪奇缘》,该片衍生产品女主角爱莎公主的裙子全美销量超300万条,直接带来了4.5亿美元的收入。三部《星球大战》的票房收入达到了18亿美元,而其衍生品的收入则高达40亿美元。
 
其实中国的电影公司也早就认识到了衍生品的重要性,尤其在前几年IP概念大热的时候,很多公司都在开发自己的IP,力求通过授权变现。不过从实际效果来看,这种凭空而造的IP没有群众基础,很难在市场上引起反响。就算有产品使用了该IP的形象,别人也认不出来。与之相对的,一些影响力较大的电影、动漫等在成功后却没有继续开发周边产品。
 
IP衍生品经济看似简单,其实也有着很高的门槛。首先要电影好看,影响力大,周边产品才有人买;其次版权授权、生产制造、销售分成要有明确规则,才能让合作愉快;最后,周边产品必须形成产品矩阵才能培养消费者,而不是某个产品单打独斗。
 
在这些先决条件上,有的是大环境决定的,比如盗版市场,劣币驱逐良币。而有一些则是厂商能够自主把控的。国产电影衍生品中,质量问题一直都是很大的问题,好好的一个卡通形象,做成毛绒玩具后连他妈都不认识了。而且我国电影衍生品就那么几类,不是玩具就是贴纸,粉丝想要点高品质周边都没地方买去。可实际上购买衍生品的都是IP的忠实粉丝,他们更愿意多花些钱买到高质量的周边产品。好莱坞的周边产品那么贵,不也照样有人买吗,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家东西本身做得好。
 
在周边产品的开发上,电影企业不能仅仅浅尝辄止,需要多花心思为市场做铺垫,一旦使之与市场、销售产生循环联系,周边产品就会为电影带来巨大回报。眼下虽然海外电影对国产电影有很大冲击,但国产电影的发展势头依旧良好,衍生品也应当尽快参与进来,至少别拖电影的后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