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领导人大阪峰会宣言》喊出去还多久,牵头的日本就转身砍了韩国一刀:从7月4日起,将对出口韩国的半导体材料加强审查与管控,并将韩国排除在贸易“白色清单”外。
可以肯定,日本的突然发难让韩国措手不及。但经过了两周的反应时间,韩国也做好了长期抵抗的准备。不仅文在寅召集三星、LG、现代汽车、SK,乐天等企业制定了“官民应急机制”,韩国社会的“抗日活动”也蔓延到了全国,上百种日本产品被列入抵制名单。
与中美贸易战不同,日韩贸易战的起因更多是历史原因。因劳工和慰安妇问题,日本在战后曾向韩国进行过多次赔偿,包括赔款和投资,但仍然有大量韩国人没有得到赔款。自1992年开始,韩国女性团体、市民团体、学生团体等每周三到日本驻韩使馆前示威,要求日本道歉赔款。而日本方面对韩国在劳工和慰安妇问题上的反复纠缠早已失去耐心,2015年安倍在终战70年的演讲上强调:日本未来一代不应就过去继续道歉。
其实韩国政府也不想整天提这个事,但韩国大法院是独立于政府体系之外的,他可以受理民众起诉。于是在民意的裹挟下,韩国政府领导人为了自己的选票,也只能硬着头皮和日本打拉锯战。
另一方面的日本,安倍晋三已经快成了日本在位时间最长的首相,也就意味着他的政治地位和背后资本非常稳固,他有能力和韩国打一场硬仗。而这场贸易战对于韩国来说,恐怕是非常痛苦的。
日本人很聪明,向韩国出口的商品种类成千上万,但最后他们选择了三个名字非常拗口的东西:氟化聚酰亚胺、光刻胶和高纯度氟化氢。其中,氟化聚酰亚胺用于电视和手机屏幕的OLED显示器,光刻胶是半导体细微图形加工的关键材料,氟化氢是半导体杂质洗剂。
众所周知,三星和LG是韩国的支柱企业,他们生产的液晶面板站全球总销量的近一半。如果原材料断供,将对三星和LG造成致命打击。最为关键的是,日本限制出口的三种材料保质期都很低,韩国目前存储的量只够3个月到半年使用,半年之后就真的难以为继了。
有人会觉得奇怪,韩国为什么不向其他国家购买材料?韩国也想,但这很难。曾经是世界半导体老大的日本,可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时至今日依然把控着半导体的上游产业,据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推测,日本企业在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上所占的份额约52%。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日本企业的材料,对全球的半导体制造者来说都是致命打击。
然而就像中美贸易战一样,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日本和第十一大经济体的韩国一旦开战,其结果也是双输。刚才提到了三种材料的保存问题,韩国工厂在被断供后,可能用不了半年就会停工,随之而来的就是失业。当然日本这一招也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材料无法出售,相关的公司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其它合作伙伴,必然对经营造成影响。而从长远来看,韩国会因这一事件开始自力更生,就像中国一样,把危机变成转机。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就将对半导体材料、零组件、设备研发投入 6 兆韩元(约 51.3 亿美元)的预算,未来可能彻底摆脱日本的控制。
那么日韩贸易战对于中国又有何影响呢?
最近几年中国面板技术发展迅猛,LCD出货量、出货面积均为全球第一,OLED面板也仅次于三星。韩日间的贸易战可以使包括中国在内的上游企业能够实现短期内的获益。
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中国目前的光刻胶、氟化氢、氟聚酰亚胺等还达不到高纯度要求。日本可以以此对付韩国,也一样可以对付中国。这从侧面提醒国内加强在材料和设备的投入已刻不容缓。
在这次的日韩贸易战进行过程中,美国很意外的没有从中斡旋调停,有人认为是因为韩国近年来搞技术、搞半导体,借中美贸易战抢占世界市场,惹怒了特朗普。我认为确实有这方面的因素,但这只是一方面。
日本对韩国挑起的贸易战是很特朗普化的,他已追随美国走上了贸易保护的道路。这次贸易战也可以当成是日本改变贸易自由化政策的一个宣言。在反全球化的浪潮中,美国应该很高兴看到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和自己使用了同样的外交战略。
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中日韩三国的产业链越来越互补,即使有着众多历史问题和领土争议,三国自贸区仍然在步履艰难地向前前进。2019年3月,中国提议将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再摆上议程,三国对此都表示同意。但今天看来,这个希望又破灭了。这背后有没有特朗普政府在捣鬼,不言而喻。
此外,虽然中日近两年来外交关系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但没人能保证这种关系不会改变,毕竟包括钓鱼岛、历史问题在内,中日之间的潜在爆发点一点不比韩国少。今天日本能用科技打压韩国,难保明天就不会用同样的手段来对付中国,比起短期得到的利益,远处的灰犀牛才更值得我们关注。
最后我想说,贸易战虽不见血,但它的残酷程度并不亚于荷枪实弹的真实战争。在这场游戏中,没有赢家。全球经济被搅浑,谁能独善其身?我损失的比你损失的少,就是胜利吗?两国打贸易战,从新闻报道上看就是各种数字的变化,似乎离我们很遥远,但这些数字变化带来的影响,早晚会影响到企业和个人。国家可以不计成本地发动贸易战,那普通百姓呢?他们的成本又该如何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