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家做教育的公司,在互联网突飞猛进发展那几年,公司老板动了心思,想利用网络渠道招生。于是新成立了一个网络部,负责搭建公司招生网站、建立微信公众号、做SEO优化,利用这些渠道招生。管理这个部门的人也是新官上任三把火,从销售到文案到设计再到程序员全都招齐了,组成了一个十几人的小团队。
网络部基础平台搭建好后,果然为公司带来了很多新的生源。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之前公司有销售部,有品牌部,还有师资部,这些部门想从网络要点资源那是困难重重。因为公司的所有部门都有招生的权限,招到一个就算一个KPI。而网络部人员齐备,自己吃得盆满钵满,当然不愿意与其它部门分享。于是就出现了很吊诡的一幕:公司里所有部门都在想办法自给自足,不到万一不得已绝不求人,因为求人也求不到。开始的时候老板觉得也挺好,大家干劲儿都很足的,而且千方百计想办法解决问题。但后来事情的发展有些变化了,业绩是上来了,但资源浪费也严重,明明是相同的岗位,却要多招几个派到不同部门。而且当公司想要有什么大的项目运行,各个部门协调性非常糟糕,效率低下不说,有时候活干不好还互相推诿。
从上帝视角来看这个公司,问题很明显,部门之间没有协调,资源浪费,上级策略难以贯彻执行。而国家与公司的管理很多时候是大同小异,这也是4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的原因所在。
要解决哪些问题?
《意见》的内容很多,总结起来是要解决几个大问题。包括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规则制度,构建统一的资本市场等等。
地方保护主义在我国很多地区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地方政府为了支持当地企业发展,会建立行政壁垒,阻止外省品牌进入本省,扶持本省企业成长。这么做实际上是违背了中央制定的全国一盘棋的政策,转而积极地维护地方利益。
当然,做法虽不对,但愿望是好的。因为扶持本地企业才能稳就业,让本地经济实现增长,从而增加税收,为地方发展奠定基础。但问题是,在这种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企业就像是被家长过分溺爱的孩子,不思进取,经受不了风吹雨打,毫无市场竞争力。而且往往恃宠而骄,即使自己的产品一无创新二无品质,依然能在保护下活得很滋润。然而这样的企业在市场浪潮中根本不可能走出去,只能活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打破地方壁垒,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先决条件,正所谓不破不立。但打破壁垒,不仅是局限于让所有地方企业参与到全国的市场竞争,而是从行政制度方面接通各个接口。
比如一些行业的准入规则在各个地方都不一样。建筑行业有建筑行业的规则,农业有农业的规则,这些规则都应该由国家政府统一制定颁布。但我国地区之间存在着地理、民族、习俗等差异,所以往往是各个地区根据各自情况自己制定行业准入制度,这就为节省成本、提高效率、加快企业发展带来了阻力。
所以我们看到《意见》明确要求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研究完善市场准入效能评估指标,稳步开展市场准入效能评估。依法开展市场主体登记注册工作,建立全国统一的登记注册数据标准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行业字词库,逐步实现经营范围登记的统一表述。
不光是市场准入,像完善统一的产权保护制度,维护统一的公平竞争制度,健全统一的社会信用制度等等,都将在《意见》发布后逐渐确立起来。而这些内容,可能也是建立统一大市场中最难,也最耗时的工作。相当于我们已知的各个行业都要进行一次系统的梳理,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全国统一标准。这个标准的制定主要目的是为了服务整个国家的发展,实现各个行业的协作、公平,便于中央的统筹管理,以此建立统一健全的资本市场。
在以前,资本的引进同样由地方自己想办法。像长江三角一带有天然的地理和政策优势,便于招商引资。而一些地区地理条件没那么优越,只能去争抢别人剩下的。资本进来了,在我们的土地上开厂办公司,发展产业,最后资本拿到了利润,政府有了税收,老百姓有了就业,看似是一个共赢的局面。但问题是,资本作为发展产业的主力,拿到的利润是最多的,而这个利润实际上是在给予了政策倾斜和员工付出劳动的基础上得到的。经济好时尚可,一旦经济出现问题,我们的民生、经济发展等等,都会受到资本的影响。
而且地方政府吸引到资本后,都是各自发展各自的,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规划,同质化严重。像长江三角地区,都在发展信息产业,重合度极高。如果只是公平的市场竞争也就算了,问题是市场的大小基本是固定的,想要赚取利润就只能内卷。地区之间都在挖人,甚至形成了恶性竞争。
就像我一开始举的例子,所有部门都在招生,那么资源就不会共享。相反,部门之间还会掣肘,想办法抢别人的生源。因此,建立统一的资本市场就十分有必要。资本市场不光指资金,还包括土地、劳动力、技术等。统一的资本市场便于为实体经济赋能,为乡村振兴等产业赋予内生动力,还可以起到相互之间的协作发展,避免发生资源浪费和内部竞争导致的相互消耗。
在疫情等因素下,我国中小企业近年来发展遇到了一些困境,国家为此一直在通过政策为中小企业排忧解难,比如今年的留抵退税政策等。中小企业的发展决定我国经济发展的活力,也是经济稳增长的基础动力,因此有必要通过贯彻国家战略,让资本、资源进入中小企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意见》明确强调,要坚持金融扶持实体经济,防止脱实向虚。而由国家统一把控资本市场,可以在保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同时,为中小企业中的优质企业以及符合国家发展格局的企业进行担保,使其降低融资难度。同时,通过资本市场的把控与调节,可以集中力量发展利国利民的大产业、大项目,有助于孵化竞争力强、有前瞻性的新产业、新项目。
要实现怎样的目标?
破而再立是手段,而《意见》的目标是要建立起健康的经济内循环体系。为此,将要通过国家行政手段消除地区与地区、信息与信息之间的壁垒,建立起经济内循环的统一市场。
必须承认,现如今国际环境有太多的不确定和不可控因素,这些因素导致我们的出口受限,对外部市场的信任度降低,只能转而发展内部市场。然而经济内循环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要有更大的消费市场来支撑。刚才提到了地方保护主义,实际上就是把消费市场通过圈地的形式牢牢把控,外面的产品进不来,里面的产品也不想出去。这样实际上就造成了地区与地区消费市场的割裂,品牌不再注重产品创新提质,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也受到影响。
而我们建立统一的内循环经济,可以通过内需随时调整产业方向,并且把更好的产品留在国内,惠及消费者。减少进口量,实际上也是减少了商品的关税,实现了商品价格的下调。而对于老百姓来说,可以用实惠的价格买到更优质商品,从而提升消费愿望。
此外,统一的国内市场也便于和国际市场进行接轨,为内外市场的融会贯通减少阻力,让外部资源更方便地进入国内市场。
总体来说,做大内循环,提升效率,排除那些不必要的条条框框,就是这次《意见》的主要目标。
有哪些是无需担心的?
必须明确一点,《意见》的公布不是要让中国重回计划经济时代。相反,打破地区行政壁垒是为了经济能够更好地市场化。作为消费者,可能对这种地方保护感受不强,但它确实存在于我们的很多地区。这些地方保护主义造成了实质上的“计划经济”,而《意见》公布后,将带来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便利。
此外,有人认为打破了地区壁垒,那些有实力的巨头将对地区小微企业造成冲击,实际上是帮助大企业实行垄断。其实从《意见》的内容来看,反垄断也是主要任务,一方面是反行政垄断,另一方面是反行业垄断。
《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完善垄断行为认定法律规则,健全经营者集中分类分级反垄断审查制度。破除平台企业数据垄断等问题,防止利用数据、算法、技术手段等方式排除、限制竞争。
也就是说,构建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不仅是行政层面,也包括数字层面。将对那些手握大数据的互联网企业做出一定限制,甚至是公开数据。而且当全国市场成为一个整体,也更容易看清是谁在垄断,正所谓浪潮退下才能看见裸泳的人。
总的来说,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将成为接下来市场经济改革的重头戏,这是中央的一盘大棋,也将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意见》的公布将促使中国经济向更加公平、透明、开放的方向发展,消费市场也将展现前所未有的活力。对于消费者来说,将得到更加实惠、优质的产品与服务。虽然这是一个很大的工程,但值得我们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