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离开我们已近半个世纪,如今,它又以另一种形式卷土重来。
今天0时50分,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正式签署对华贸易备忘录。特朗普当场宣布,将有可能对从中国进口的6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我国对此也迅速做出反应,商务部发布了针对美国进口钢铁和铝产品232措施的中止减让产品清单并征求公众意见,拟对自美进口部分产品加征关税,以平衡因美国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给中方利益造成的损失。
美国对华展开贸易战其实不算突然,去年8月14日特朗普发起了对华“301”贸易调查,调查的目标是中国知识产权问题,主要涉及了中美间高科技产品贸易,而现在对我国600亿商品加征关税正是这次调查的最终结果。
所有战争的背后,都有着利益的纠葛,此次中美贸易战打响,背后就是特朗普倡导的美国保护主义政策。在次贷危机之后,各个国家为了应对危机都通过央行大规模印钞,中国和美国也不例外。但是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明白,印钞属于饮鸩止渴的办法,它最终带来的是资产泡沫。这在中国的表现就是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而对于美国来说,则是股票不断上升。在美国,表面上大家都赚到了钱,但背后却是经济增速不断放缓。虽然美国靠着量化宽松政策让那些在危机中濒临破产的家庭和公司幸免于难,却加重了债务的积累,最终形成债务危机。
债务问题并不是此次中美贸易战的唯一原因,但从其中却可以看出“反全球化”的进一步演变。
现在的国际格局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蜂巢,每个国家都是各司其职,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以科技引领全球发展,中东地区的石油国家负责提供能源,而中国这样劳动力充沛的国家则负责生产。表面上看大家相安无事,各自发展,但隐患却埋于其中。全球化并不是一项慈善事业,各个国家如此配合都是因为迫不得已,沙漠里的那些石油国家不知道石油总有采光的一天?中国难道想当一辈子的代工厂?所谓的全球化是资本追求效率的终极体现,而它的本质又是竞争,所以全球不可能出现一个共同发展,全体富裕的世界。
在全球化这台机器上,每个处在重要位置的国家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机会。其中美国可以把技术含量低的事情交给中国,自己专心发展金融和科技,而中国靠着做世界工厂积累了资本,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但是随着中国的发展,这样的关系势必会被打破,美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但同时他也把一些机会让给了中国。
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美国国内的天平越来越向那些华尔街的白领和科技精英倾斜,相对的,成就了美国的制造业却遭受损失,汽车之城底特律破产就是表现之一,所以全球化在美国看来是又爱又恨。
说到这,就要明白全球化的本质,虽然它听起来像个快乐的地球村,但实际上全球化不是为了让谁幸福而存在的,在其背后是冷酷无情的竞争和淘汰。美国那些蓝领工人就是被淘汰的一群,他们的痛苦资本家不知道,全球化也不知道,只有他们自己知道。特朗普想不知道,但他不能不知道。
靠着工人阶层投票当上总统的特朗普必须回应支持者的期待,并实现他最核心的承诺“Make America Great Again”——成为一个制造业大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但是现在全球化的这台机器上大家都是各司其职,美国要想把制造业拿回来就相当于抢别人的饭碗。这到也没什么,可美国必须还要考虑一个问题,就是能不能把饭碗抢过来。众所周知,美国的劳动力成本比中国高得多,他想要做制造业大国就得付出巨大的代价。同时,美国青年也不一定买特朗普的账,因为在美国愿意从事低端制造业的年轻人寥寥无几。所以即使面对这么多的困难,特朗普依然要履行他的承诺,唯一的办法就是发动贸易战,从中国的手中抢走制造业的份额。
表面上看,这次的中美贸易战是中国和美国的事,但作为主动一方面的美国却给了全世界一个信号,那就是美国随时可以通过贸易战的方式达成目的,哪怕最后的结果是两败俱伤。试想一下,如果你身边有个人随时可能因为自己的利益就动手打人,那么你肯定会尽量摆脱他。现在的情况就是如此,中美之间长期维持的商业信任因为这次贸易战大打折扣,这让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也开始提心吊胆:如果我太依赖美国,要是有一天美国反过头来给我一下子,我能否顶得住?
最好的对策就是尽量摆脱对美国的依赖,从今往后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和中国搞好关系?这是条路,但是谁能保证中国未来不会变得像美国一样?
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战,最终很有可能演变成全球性的信任危机,这并非空穴来风,因为在不久前,美国就已经宣布了对来自外国的进口钢铁和铝收取25%和10%的进口关税,这让日本、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不能接受。欧盟也很快做出了反应,那就是对美国出口到欧洲的35亿商品征收报复性关税。
以前的全球格局是分工合作,因为一个国家总会有点劣势,需要别的国家帮忙补完。但现在大家都警惕起来了,依赖别人就是受制于人,必须尽量保证自给自足,那么这一波以资本为主导的全球化很有可能就会以失败告终。但是也不必悲观,先让我们保护好自己,再思考其它的路径也不为迟晚。